婺源情——走访校友郑磐基有感
发布时间: 2013-05-09 访问次数: 538

  

序 言
    2013年4月,江西农业大学校友服务志愿者队在校友办的指导下,启动“走访校友足迹”系列活动。我校拥有70余年的本科办学历史,在政治、经济、科教各领域,都能看到“农大人”怀着抱朴守真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走访校友足迹,不仅让在校学子真切感受校友的工作生活,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同时更加密切校友与母校的互动交流,促进校友工作发展。
    4月13日,服务志愿者队全体成员在校友办谈红、王西琴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素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婺源,拜访“婺源模式”创建者、我校林学59级校友郑磐基,进行了亲切愉快的座谈交流。郑磐基50年扎根山区不动摇,励志生态绿色保护,这种甘于平淡、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志愿者队员感动,他们也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心灵的触动。
 
杨凯帆:婺源情
    央视播出的《流行无限》系列片之打造中国最美乡村——郑磐基的这个节目,给了我很多自信和骄傲。首先,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江西人,其次创造了这个最美乡村的传奇人物竟然就是我的校友——1963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的郑磐基。欣喜之余,又抱着崇敬的心情参加了“寻访校友足迹”活动,去婺源看看我们亲爱的校友郑磐基。
    对于这位让人肃然起敬的老前辈,他把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放在了婺源的环境保护上,哪怕一开始那里的生活条件多么的艰苦,只因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在环保理念上的创新,对原生态健康生活的追求,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远见,对创建自然保护小区的坚持,对功名利禄的淡泊,都诠释着他崇高的品质。他的生平对我们年轻一代而言,是极富意义的教育素材。他的事迹告诉我们,走向基层,也能创造奇迹。
    有一种清新淡然的感动,不是生离死别的伟大付出,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世举措,唯有与自然的默默厮守,对环境的细细付出,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及对人生李向东追求。他就像一盏长明之灯,照亮着婺源和谐发展的道路和永葆生机的未来。
    他的人生,就是那点点滴滴的婺源乡情。
 
任雪洁:倾尽一生 ,只专注于你
    十年前婺源不为人所知,十年后的今天,婺源全国闻名。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随处可见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态画卷。
    婺源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一大批保护生态呵护环境的默默奉献者。这一大批人之间就就有我们的校友——郑磐基。
    63年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婺源县珍珠山,当他看到这里林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时,便下定决心留下来,而这一干就是50年。
    在见到郑老师之前,我就有许多疑问:郑老先生为何愿意待在一个小村庄,而且这一待就是50年。现在,人们不都是向往经济更发达的大城市吗?这几十年的光阴,郑老先生是如何做到只专注与对婺源的环境保护的?他是如何抵制外界的诱惑的?郑老先生在婺源这个地方耗尽一生,有曾后悔过吗?
    在听完郑老师的演讲后,我有了新的认识。首先,郑老先生从来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婺源的今天就有着他昨天的努力与汗水;其次,郑老先生是倾尽一生来从事自己热爱的环境保护事业——因为爱,所以专注;因为爱,所以专一;因为爱,所以能够倾尽一生。在郑老先生身上看到了我们年轻人身上普遍缺乏的品质——一颗宁静的心,一份执着的情。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家的脚步都很匆忙,一心想着更高的经济效益。心里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呢?宁静的心可能早就丢了吧,不知道该对什么执着,所以更谈不上执着的情了。都说现在竞争压力大,人们的生活不幸福。我想,丢了那颗宁静心,没有一种事情是可以为之执着一生的,这又何来幸福呢?常常觉得生活也就是生下来,活下去,没什么意思。听了郑老先生一席话,了解了郑老先生的精彩人生,感觉我们是可以像郑老先生那样,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只要你找到了你愿意倾尽一生去追求的东西。话说到这儿,我自己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真正想要寻找的是什么呢?我该如何寻回那颗宁静的心,那份执着的情呢?
 
黄年君:大学,生于夏花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到初夏,过于沉静的空气里满满的都是压抑的味道。伴随着心情的日益浮躁,接到了所属校友服务志愿者队的通知:去婺源对老校友郑磐基进行学习采访。于是逃离般的踏上了婺源的行程。
    郑磐基,福建永定人。是我校63届林学专业毕业生。1963年10月分配到婺源县共大珍珠山分校后在婺源县工作直至退休。他是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林业高级工程师。首创自然保护小区,可谓是婺源县生态基业的奠基人。
    初次见到郑老先生,就算隔着车窗,我们也能感受到先生神采奕奕,完全不像70多岁的老人家。等到了晓起村村委会进行面对面交流座谈时,先生语言幽默、思维敏捷,更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自叹不如。以至于后来有同学忍不住直接问道先生的“驻颜术”,我们不禁哄然大笑,先生却认真地答到:他一辈子都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内心满足,相由心生,自然也就不显老了。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这句话在我心里泛起涟漪。回想起自己在大学里的这一年,看似不停地忙碌,可是扪心自问,自己遵从自己的内心了吗?不是的,我总是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总是在强迫自己做一个他人眼中的自己,人云亦云。就算偶尔叛逆,小小抗争一下,也仿佛只是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小石子,很快就波澜不惊。
    郑老先生之所以能在婺源呆一辈子,一辈子不计较他待遇的好坏,正如他所说,是因为他内心真真正正热爱自己的事业。所以,郑老先生当初可以不管他人的白眼,不顾家人的不理解,坚持走下去。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行我素,就是一意孤行,就是执着。他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也同样没有被生活辜负,如今的郑老先生没有巨额财富,没有金银财宝,但他拥有别人用多少钱都买不回的他人的尊敬。
    我在学校已经呆了快一年了,这一年时间,学着独立,学着吃苦,学着受委屈。可是我自以为是一年的成长生活与郑先生的大学经历一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原来,真的有人不远千里求学只是为了能生存下来;原来,真的有人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原来,在生活面前,一切都是那么渺小。与先生那时相比,我们到底是在多么优越的背景下求学啊!我们有什么资格抱怨生活,怨天尤人呢?为什么不把我们花费在吹毛求疵上的时间用来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呢?如今的年代,早已不须我们活得像诸多前辈一样小心翼翼,因而我们更应该趁着这青春年华,生如夏花般绚烂,活出自己的风采,绽放自己的光芒。对于那些困难,挫折,那些我们行进道路上的挡路石,我们不应惧怕,更不应胆怯,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我们总是会克服过去,赢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大学生活,到底应该怎样?这个问题,自我进入大学后一直盘踞在我心头。但现在,我想我有了答案:其实无论是大学四年,还是未来数年,我们都应该秉持着生于夏花般绚烂的态度去努力生活,活出最美的自己。
 
孔海峰:把握我的大学,掌握我的未来
    大学,一个对学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圣地。当拿着录取通知书来到大学时,这里的一切陌生而又熟悉。学校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我所熟悉的,而一幅幅不曾见到的景物却是陌生的!而我即将在这儿度过我人生中又一个四年。
    没上过大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但没做好上大学的准备,即便来到大学也不会有精彩的大学生活。我也毫不例外,大学之初懵懵懂懂,没有大学的规划,也没有奋斗的目标。
    当我对郑老师的大学、人生之路有所了解后,我才对大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更重要的是致力于我们所热爱的职业。大学给不了我们所有,但我们却可以向大学无限的“索取”。我们需要有奋斗目标,我们更需要为之努力奋斗的心。作为一名大学生不应该把“不感兴趣”作为自己堕落的理由,既然做出了选择,便只顾风雨兼程。正如郑老师说的那样:“只有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才能有将来的成功。”也许大学的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但那又如何?奋斗过才能无怨,拼搏过才能无悔。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可以完完全全改变一个人,值得一提的是,性格的不同终将导致毕业后的你是以何种状态步入社会。但有一点对于所有的大学生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四年的付出与你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成正比的。而我要做的不是“玩”掉这宝贵的四年时光。我们要对的起父母对我们的栽培,更要对得起自己为考上大学所付出的努力。也许,在这浮躁的社会,我们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但我觉得紧握自己最初的梦想,踏踏实实的过每一天,就一定会有收获。
    作为一名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谈起毕业,觉得还很遥远,但细想一番却又发现,时光易逝。仿佛昨天还停留在小学的课堂,可今天却端坐在大学的教室中。或许明天我们就会面临着毕业时该何去何从。等到毕业那时再来考虑以后的人生,我们能选择的只能是那些我们不得不选的选择。该是为以后考虑的时候了。听着郑老师对自己人生的诉说:“学的是林学,希望能回归乡间,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造福一方,享受着这种乐趣”。这是一种人生境界。我们的未来我们无法预判,但我们却可以把握我们的现在。我们要把握住四年大学时间,为自己的梦想好好奋斗。当我们踏上了社会的直达车时,我们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能在自己的事业中得到那份真正的快乐。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爱上我们的生活,才能在自己的事业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与地。
    把握我的大学,掌握我的未来。
 
李果:充实的大学 精彩的人生
    4月13日,笔者作为一名校友服务志愿者,随队走访了著名老校友,打造中国最美乡村第一人——郑磐基。郑老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儒雅、谦逊的品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让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题记
关注小事 做成大事
    我们许多人都试图追随成功人士的脚步,尝试着复制他人的成功。可是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他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我们应该努力尝试走出自己的一条成功之路。万事开头难,我们应该怎么开始呢?正如郑老师总结的:关注小事,才能做成大事。郑老师根据自己的经历来谈,他扎根山区50多年,默默工作,始终坚守心中的那份信念——做环保。正如郑老坦言,他所做的事都是可做可不做的小事,但是他没有放过这些小事,而是积极思考,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好这些“小事”。当然,期间也遇到许多问题。谈到环保问题,现在这个时候都还只能算是初期,更何况是50年前的那个年代,想要解决,困难可想而知。但是郑老师是一个勇敢的人。勇敢的人不是不害怕恐惧和困难,而是知道有困难仍能够坚持前进。郑老是一个执着的人,一个敢于直面困难险阻的人。他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长期努力奋斗的必然结果,纵观郑老师这些年所作都是些小事,但却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要懂得感恩
    访谈期间,郑老师与我们一起分享了他的大学生活,艰辛并快乐是其最大的特点。学校生活虽然艰辛,但是也是学校给了他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正是因为这点,郑老师心甘情愿奉献自己的一生扎根山区——婺源,这一待就是漫长的50年,但是他无怨无悔。反观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充裕的物质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下,但我们有多少人怀揣有这份对父母、亲人、社会、国家的感恩之情呢?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我们人更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努力学习,回报父母、亲人、社会、国家。
生命在于运动
    孙中山先生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基础,历史已经帮我们证明了这一点。红军战士如果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就不能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充分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他确信在未来的岁月里要克服重重困难,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绝对不行的。事实证明他的预测是正确的,同时也说明一个好身体对于我们这些渴望成功的人的重要性。郑老师的成功是离不开他的好身体的,当然他的好身体也是在一天几十里山路中走出来的,坚持锻炼也让他在几十年的工作中始终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虽然现在退休了,但是郑老师还是坚持锻炼,坚持工作。
    我想是时间静下心来想一些事情,耐心的做一些事情了。为了自己能够在大学过的充实一点,自己以后的人生能够精彩一点。就让我从现在开始做一些改变,多关注一些小事,多思考一些问题,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努力争取成为一名有素质,有理想,有信念的新时代的大学生。
 
汪玮:学习校友经验,助力自我成长
    校友服务志愿者队寻访校友足迹的第一站是江西婺源,拜访打造中国最美乡村第一人——郑磐基。漫步于婺源乡间,青山绿水掩映,徽派建筑飞檐翘角,游人如织,织在粉墙黛瓦的水墨画中。10年前婺源不为人所知,10年后的今天,婺源全国闻名。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随处可见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态画卷。事实上,婺源今天的一切要感谢一个响亮的名字——郑磐基。正是他,奠定了婺源自然保护小区的基石。作为婺源林业局高级工程师,1992年开始,他宣传、动员、建议成立了婺源乃至全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小区。而今,婺源率先在全国创建了193个自然保护小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2.5%。然而,郑老的理念离不开他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为郑老插上翅膀,令他能自由翱翔于婺源林海。
    大学梦是人生梦。当我们的大学梦实现之时,有一种从高中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感觉。漫长的黑夜过去了,黎明就要来临,这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我要找回自我,弥补我空逝的青春。但在与郑老一个小时的座谈中,我发现“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有多么幼稚。大学是人生梦的基石,是理想腾飞前的积累。郑老在“半工半读”的四年大学期间,完成了北京林业大学及南京林业大学课程,完全符合四年制本科学业要求。或许郑老的成就在现今并不算什么,你会说,我也能做到。但是你要明白这一切对于50多年前的郑老,一个成绩优异却因出身问题,连考3年都无法圆大学梦的青年来说,对于一个为了大学梦独自流浪他乡的游子来说,究竟克服了多少困难,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想象的。
    人的一生难免有挫折,失败时我们总会感叹:“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但郑老却用一生实践“时刻乐观向上,不忘人生理想”的人生态度。诚然,我们容易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但面对众人的质疑,家人的不理解,仍然乐观向上,不放弃最初的梦想,就是一种境界。毕竟“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精明,心因饱经沧桑而愈温厚”。我们明白人的一生要找的东西很多,而真正能找到的却很少。重要的不在于找到了什么,而是你是否一直在寻找。这便也是郑老对梦的执着,对人生的乐观。也应该是大学生的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连续参加3年高考,却因家庭成分不好,年年落榜的郑老,对大学梦早已不抱希望。偶然的机会让他了解到了江西共大,便毅然只身前往。毕业后来到婺源感到在这里的一切生活条件都够好了。更使郑老感兴趣的是,从他学的林学专业角度,珍珠山的森林虽然经历垦殖场多年的砍伐,但由于运输困难,留下的自然资源还非常丰富。因此,他到珍珠山,感到一草一木都非常亲切,那山那水犹如世外桃源,让他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忘掉一切凡心杂念,认定婺源将是用他所学的知识在这里能够发挥的地方,也是他最终的归宿地。从此无怨无悔在婺源山区工作了一辈子。1992年初,又是偶然的机会,意外的看到《科技日报》刊登一篇关于“应建立微型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议,《中国林业报》登载“关于建立社会性、群众性自然保护小区”倡议。这两条新闻,使郑老如获至宝,茅塞顿开,为多年的困惑找到了保护小片天然林的思路,通过全县调查,开展自然保护小区的研究,写了“关于婺源建立乡、村自然保护小区的商讨”文章,结合婺源村民有保护风水林的传统,分析首先在婺源村庄周边的后龙山、村口的天然林建立自然保护小区,是一个投资少、效益好的环保工程,并阐述建立自然保护小区的具体做法。1996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何芬奇等专家来到婺源,告知在运入香港一批画眉鸟中,发现了一只失综近百年世界濒危鸟种黄喉噪鹛,他拿着一张香港拍的黄喉噪鹛照片,来婺源到处打听了解,原因是据他分析此黄喉噪鹛极可能来源于婺源。一般人看来,这是属于自然生态的一件可大可小的事、可做可不做的活。可是,郑老没有把它放过,而是主动承接下来。由于不了解此鸟的所处的生活环境,只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艰难的、耗时耗力的地毯式寻找,经历长达五年的跋山涉水、蹲坑守侯,直到2000年5月终于被发现。当失踪一百多年的黄喉噪鹛在婺源被发现时,我们似乎可以发现这一系列的偶然中有着必然。
    在人生中把握机遇是非常重要的。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要想成功,我们就要踏踏实实的为成功做准备。大学是一首诗,朦胧的离奇,灿烂的耀眼。大学生活有喧嚣,有迷茫。但我们要有执着的热情、踏实的态度,为人生时刻准备着。这样的你,才不会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
    感恩是社会永恒的话题。当郑老大学毕业之后,当初“落寞”的小子,如今已满腹经纶。本该荣归故里,却忍着游子的思乡之苦,放弃回到家乡,选择留在江西,并自愿到基层山区工作达50年之久。哪有游子不思家,扎根江西基层只为感恩,把自己在江西共大所学回报江西。人生中困境总是多于顺境,怀着感恩之心的人,感受到的总会是世界的正能量。人生之路也总会越走越宽敞。
    大学是人生梦的基石,是理想腾飞前的积累。通过学习郑老的人生经验,我明白我的大学与我的人生密不可分;反观自我成长,我明白我的大学我奋斗,我的人生我做主。
 
陈伶俐:反思自己,改变人生!
    大学,人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从一开始的向往、憧憬,到现在的习惯,享受,大学让我改变了许多,价值观的改变,人生观的改变。这些都是之前不曾预料的。在大学里永远不要想两天,即昨天,明天,因为回不到过去,明天是美好的,可是如果没有今天的辛勤的付出,明天永远和失去的昨天一样。有理想就要乐观地追逐它,因为它很美。世界上最美丽的纪念不是站在成功讲台上,拿起奖杯的那一刻,而是我看着梦想那朦胧的身影,在后面轻轻地追逐它。至于人生,我觉得,感觉最重要,幸福就是让自己舒服,让别人开心!
    今天,作为校友队的一员,我很荣幸,去婺源拜访了郑老师——一个朴素,乐观,积极向上的老人。他于1963年毕业至婺源工作,并从此在婺源扎了根,一干就是五十年,无怨无悔,兢兢业业!他也和我们一样毕业于江西农大,但他却用他的一生书写着奇迹,为中国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环保事业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记得他在一个小时的座谈会中,一直在强调一个理念:生活要善于思考,善于研究,善于抓住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郑老师回顾自己过去的五十年,有创伤,有欣喜,有艰辛,有苦楚,但一切都无怨无悔!试问现在有几个人敢对自己过去的人生说无怨无悔?郑老师说:“当年,许多人不理解、不支持我的工作和研究,但是这又有什么呢?我都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只要是我坚持的事情,我一定会执着地的做下去,并力求做到最好!”是的,他至始至终做自己的事业,本着帮助别人我快乐的积极态度服务于社会!即使是退休了,他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工作研究,为社会做贡献,为环保事业做宣传!
    我不得不佩服郑老师对工作的认真与执着,听完他的讲话,我感触颇深!大学,是一项高额的投资,父母是那无私的投资者,不求回报的投入。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又该怎样回他们呢?你还是整天整天的游戏人生吗,你还是整天整天的逃课睡觉吗?想到自己的父母会不会心里有愧呢?你不要说老师讲课听不懂,高数太难学不会,活动太多没时间等诸多借口,其实通通都不是问题,因为堕落不需要理由!大学的我们应该要学会感恩,学会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我们今后的路还太长,随你自己发挥,不要按部就班的生活,有时候生活也需要创新!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此时此刻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设计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反思自己,改变人生!
 
董艳婷:我感动,我去钦佩
    郑磐基,“为大自然做贡献,不是与经济利益挂钩”的杰出生态林业家。出生于客家福建永定的郑磐基,将50年的人生奉献给了江西婺源。他为婺源的生态环保工作拼尽全力,开创了“生态环保小区”,而其保护模式更是为世界所认可,美名“婺源模式”。
他为理想,为社会,为大自然,不为金钱,不为名利。其人格的高尚,为我折服。扪心自问,当今已鲜少有人有如此情操。他的生态环保不是当今的热点生态,与之目的截然不同。
   他的成就就是50年如一日的成果,是不懈努力的铸就。他将生命用在挨家挨户的走访劝说之下,唯有4、5小时的休息。他为一颗颗古老之树倒下而心痛,他奔波于山村间,为村民讲解保护生态的重要,为一片自然而劳碌与之相比,我们年轻一代可谓汗颜。
   他的生活是简朴的。一生获过大小奖项无数,却未曾拿过奖金。家中所用好多都是其亲手所做,环保绿色在他家中尽显无余。真正做到了“环保理念深入生活”。
他是一位智者,他想到了别人所未想,开创了历史之先河。他延用了先祖之传统,以引人眼球的幽默乡规乡约保护林木。有人会觉得他愚蠢,放弃大好生活,活的辛辛苦苦,常年奔波,不会享受生活。但谁能说他的生活是悲苦的?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过的幸福满足。他拥有真正的快乐,他真正的享受了生活。大智若愚说的就是他。
    现在的婺源已是一片生态园,他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去探寻她的神秘,她的美。而使自然显现美色的他,更是令人钦佩。因为他和她,婺源人民过上了好日子,婺源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
    我行我素不是好性格,但正是他的我行我素,他的坚强,他的不为流言,成就了他这对得起良心的一生。
    我感动,我去钦佩。
    我愿化身小隼,翔于林间。享世外之气!
 
金爱珍:坚守自我,一定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那片蓝天
    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婺源生态建设的郑磐基老人已经将婺源打造成一个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雾气中的霭霭青山,峡谷中清澈的溪水,平湖中细细的鸳鸯,炊烟中静谧的乡间”,这一景色如今在婺源随处可见。这位75岁高龄的老人是如何让这一切变为现实的?老人在打造“中国最美乡村”的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一步步的克服这些困难的?老人的身上一定有许多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982年,郑磐基由珍珠山转入婺源林业局,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自然环境,郑郑磐基每月省吃俭用,挤出80多元钱,托人买了台照相机,在业余时间用相机拍下了许多当地的珍稀植被、动物和当时一些珍稀药草,但这样的行为,当时许多人并不理解,大家觉得他有点不务正业。对于这些质疑老人依然坚持自我“只求对得起社会,对得起环境”。也正是老人的坚持,许多古树才得以被发现并得到保护。
    正当郑磐基准备兴建自然保护小区的时,却遇到了阻力。但老人在面对阻力时并未退缩。为了劝服当地山民停止砍伐树木,郑磐基花了一年的时间在大山来来回回,到各家各户去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这期间,老人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子,用坏了多少水壶,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自然保护小区建立了起来。老人这种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令我们佩服。
    如今,郑磐基老人并没有放弃工作。谈起这段"再就业 "经历,郑磐基表示,自己并不是退休后无事可做,而是希望自己在生态旅游开发方面尽一些绵薄之力,老人这种无私奉献,坚持不懈为社会、为自然生态做贡献的精神足以撑起婺源一片美好蓝天,“婺源生态环保第一人”当之无愧。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向老人学习。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如果能多一份老人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或许我们就能战胜阴霾,走向成功;当我们踏进这个复杂的社会时,能够向老人学习,不管别人的质疑,坚守自我,一定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那片蓝天。我们还应该学习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努力学好本领,为集体、为社会、为生态、为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李立:执着,乐观,感恩
    在去往婺源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郑老师到底是位怎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打造出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的?是什么让他坚持扎根基层,在婺源默默奉献50年?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他为什么能紧握最初的梦想一路走来?为什么……为什么……
    当我们有幸近距离与郑老师接触时,郑老师的一生让我觉得是那么的不可思议。终身享受国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林业高级工程师,北京林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婺源县政协四至八届委员、常委;获得六部、委、办联合授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国外评价更好,联合国专家、德国弗莱堡大学森林生物统计教授帕尔斯到江西考察时赞誉:“婺源建立自然保护小区的做法,不单在中国是一个很成功的模式,而且对世界各国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典范”。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世界发明者协会(IFIA),还为“自然保护小区的研究”颁发世界发明奖。2002年,美国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对郑老师撰写的 “婺源黄喉噪鹛保护小区建设与功能研究” 论文,邀请到北京,组织专家提问答辩通过后,授予福特汽车环保奖自然环境保护项目一等奖。
    经过一个小时的校友座谈会,我心里那“十万个为什么”得到了解决,另外,我从郑老师身上学到了可以受用一生的人生心态,那便是:执着、乐观、感恩。
    执着。婺源县虽然山林居多,可是连片面积偏小,对于这些零碎分布的天然林如何保护,一直是郑老师心中一个难解的结。但是郑老师从未想过放弃过保护婺源,终于,1992年初,《科技日报》刊登一篇关于“应建立微型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议,《中国林业报》登载“关于建立社会性、群众性自然保护小区”倡议。这两条新闻,让郑老师如获至宝,茅塞顿开,使多年的困惑找到了保护小片天然林的思路,通过全县调查,开展自然保护小区的研究,写了“关于婺源建立乡、村自然保护小区的商讨”文章,结合婺源村民有保护风水林的传统,分析首先在婺源村庄周边的后龙山、村口的天然林建立自然保护小区,是一个投资少、效益好的环保工程,并阐述建立自然保护小区的具体做法。这就是执着。郑老师对我们说:“人生没有执着,你就一事无成。”是的,我们的大学,我们的人生都需要执着。
    乐观。当被校友队志愿者问及,面对困难是否沮丧?有没有想过放弃?郑老师的回答是:“没有,我一直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我不沮丧,更没想过放弃。”乐观向上的精神又何尝不是我们所缺乏的呢?在大学期间,我们有一丝不快,遇上一点困难我们就开始抱怨,怨天尤人,从没想过要乐观面对。
    感恩。郑老师从1963年毕业被安排在珍珠山上工作后至今50年从未离开过也从未想过离开婺源。不是没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可是郑老师为什么不离开呢?是感恩,江西共大圆了郑老师上大学的梦想,郑老师说他要把他所学,用毕生精力奉献江西。学会感恩,正是现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我们的大学,我们的人生需要感恩。
婺源之行虽然已经结束,但那过程中的一切依旧在我心中荡漾着,振奋着我的精神。
 
王可欣:“小事也能成就大事”
    大学是许多学生向往的地方,这里是我们憧憬美好的聚集地。当高考结束之后,我们就像冲破牢笼的小鸟,展翅飞向蓝天,自由自在的翱翔。然而当跨入大学的门槛,接触到全新的生活时,我迷茫了,不知今后应如何走下去。时光就这样在迷茫中悄然流逝,直到今天才恍然大悟。这次的婺源之行给了我深刻的启发,郑老的积极、自信以及那种乐观、豁达的心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不断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郑老的经历可谓是一本百科全书。年轻时痛苦的经历不但没有给他造成阴影,反而成就了他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知恩图报的品行。
    郑老的大学是在劳动中学习的,那时的学习环境相当的艰苦,不像我们现在这样,主要以学习为主。俗话说逆境出人才,越是在艰难的条件下越珍惜读书的机会,郑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艰难的环境造就了他松柏一样的品性,为自己后来的实战演练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从1963年大学毕业,郑老主动申请到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得以实践的地方进行工作,也正是这次申请,成就了郑老在一个平凡的小山村所创造的不凡事业。当时的珍珠山相当偏僻落后,可是与郑老的谈话中从未听到他对这个地方的抱怨,而是一种感恩,一种对珍珠山难以磨灭的喜爱之情。他曾说过:“我的实验平台不需要有多么高级,实验环境不需要多么优雅,只要能够将我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的平台就是一个好平台。”在谈及他对珍珠山的第一印象时,郑老说:“就好像找到了理想中的朋友,一个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扎根山区50年,郑老将自己比作河蚌,“河蚌在与泥土打转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孕育一颗珍珠”。郑老在这50年期间读过很多书,一开始作的《江西草药》是他爬山越岭后作出的对江西的草药做出的详细解释,到后来,为了保护婺源古树,写了中国第一本古树集《婺源古树》,使人们认识到保护古树的重要性,并在1987年改编拍摄成电影。当时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政策导致郑老的理想迟迟不能实现,直到1992年,微型自然保护区的提出以及广东人大的倡议,对于郑老来说可谓收获至宝。这才有了现在具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婺源。郑老也因此获得了维也纳“世界发明奖”,当然,老人呕心沥血的工作并不是为了什么奖项、荣誉,而只是一颗单纯的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之心,但无疑,这个奖项是对郑老50年如一日的保护自然生态工作的一种肯定。
    在采访中,郑老说:“只有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才能成就一件大事,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只能一事无成。”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来到大学已经半年多了,虽然还没有接触到太多专业知识,但也应该好好学习公共基础知识,抓住大学这个平台,好好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运用身边的信息为自己服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事业中敢说“我无悔”三个字。
 
徐晨:“他是颗耀眼的珍珠”
    4月13日,我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这一天,去婺源采访敬爱的校友——郑磐基。他对自己的大学和人生经历的介绍让我感触颇深。我觉得郑老师是个乐观,执着,不怕吃苦,有始有终的一个人,他的这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
    郑老师已经在婺源这片土地上工作了50年,他将自己比作是池塘里的河蚌。是啊,河蚌一开始并不起眼,但它一旦经过泥土长期的的冲击和打磨,最终孕育出光彩夺目的珍珠。就是这个河蚌,让婺源成为了“中国最美乡村”这颗耀眼的珍珠。
    郑老师1963年大学毕业分配在比较偏僻婺源珍珠山分校,珍珠山上丰富的自然资源,让郑老师觉得这里是世外桃源,决定要在这片山上好好地工作。于是就有了全国第一部《江西草药》。山上除了有自然林,还有许多人工林。但是人工林很容易死亡,后来郑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一种名叫竹杆虫的害虫。接着就采取了一系列杀虫、防虫的措施,使人工林得到了保护,在1978年获得了科技大会奖。后来郑老师去了县城,或许是因为工作面广了,郑老师发现婺源分布了许多古树,但这些古树没有得到一定的保护,砍伐现象很严重,郑老师对这一现象很是痛心。他开始宣传要保护这些古树,尽管当时有些村民不能理解,但郑老师仍坚持对这些古树进行了登记和拍照,与1986年编成《婺源古树》一书。这次来婺源,这里的树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想,要不是郑老师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也不会有现在的婺源吧。
    1992年,《科技日报》与《中国林业报》分别刊登了与自然保护小区相关的内容,正是这一点促使郑老师在全国最先提出自然保护小区理念,才有了后来的191处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达65万亩。几乎村村都有了自己的保护小区,到处都是绿色的世界。
    郑老师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那就是“抓住身边小事,结合自己专业,实现环保大事”。是啊,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点一滴都要从小事做起,关注细节,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但其中不乏困难险阻,旁人的不解和嘲笑,这需要我们像郑老师一样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用不怕吃苦,有始有终的精神去迎接每一次挑战!
 
徐琦:让自己有一个执着无悔的大学生活
    他的大学并不安逸,但他怀着热忱与激情充实地度过;他的人生并不平凡,但他凭着坚毅与随性淡然地走着。 ——题记
记忆中,那一天,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坐上了从学校开往婺源的大巴车,开始了我们“寻访校友足迹”的行程。婺源,是我们这项活动的第一站,在那里有我们江西农业大学校友——郑磐基长达五十年的足迹。
    婺源,那个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县城,位于赣东北(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北部。素来就享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同时也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而这个地方正是我们郑老师奉献了50余年的地方,可以说没有郑老师就没有今天的婺源。
    晨起的南昌市,一切都充满着静谧,没有日常的喧嚣,没有车水马龙,更没有漫天尘雾。行驶在这静谧中,我们正式踏上了旅途。全程高速,坐在窗边看着迅速掠过的风景,也不觉得乏……慢慢有些灰顶白墙的楼房出现在视野中,还未来得及整理思绪,队长浑厚的声音却早已从扩音器中传出“队员们,我们已经进入婺源了,前方就是高速出口,大家做好准备……”刚从高速收费路口启动的客车倏然停了下来,便见指导老师谈老师、王老师以及队长都下了车。我好奇的眼光便一直追随着他们,直至从窗外看到她们与一位老者握手,我想那大概就是我们这次寻访的校友——郑老师了吧。
    那是一位非常热情的老者,虽不曾接触,但能从那些握手、交谈的动作中感受到温暖的气息。郑老师看起来很年轻,身子骨也很硬朗,如若不是早已知晓他的一些基本信息,断然不相信他已是古稀之年。从谈老师那里得知,郑老师已经在路口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心中有些感动与敬佩。随后我们跟着郑老师的车来到了婺源县晓起村村委会开始正式的座谈会。
    整个座谈会很顺利,气氛非常活跃,基本上笑声不断。郑老师就“我的大学 我的人生”给我们讲述了他的故事。郑老师1959年进入江西农业大学(前身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在这之前,郑老师连续参加了三年高考,可在那个唯成分论的年代,家庭出生不好就意味着与大学无缘。但不甘心的郑老师,怀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渴求,克服重重难关,孤身一人,带着证明自己是学生身份的三年高考准考证从老家“逃出来”,来到了当时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他笑谈着当年半工半读的艰辛,修堤坝、建水库、双抢等;在后来的转校的风波中,郑老师始终坚持呆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从未动摇。他的说法是:能养活自己就已经是不易了,哪有那么多心思,学校给了我一个大学平台,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很珍惜。听到这,我很有感触,虽然郑老师说的很轻松,但是其中的种种心酸可想而知。
    央视CCTV-4《流行无限》称郑磐基为“打造中国最美乡村”之人,郑老师说他很有压力,觉得是一顶很有分量的帽子,而我觉得郑老师是当之无愧的。试想一下,一个致力于婺源发展,奉献自己一生并把婺源成功打造为“中国最美乡村”的人能配不上吗?
    对郑老师来说,离开婺源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可他没有离开。郑老师说:“我不计较江西待遇的好坏,一直留在这里是因为江西培育了我,我应该报答江西的培育之恩。”郑老师做到了,婺源已经发现了的木本植物有1500种,草本植物有3500多种,以及至今有5533种古树保存下来了,最可贵的是在这里生活着世界濒危物种黄喉噪鹛。另外现在有191处自然小区的建立与规划,面积达到65万亩。
    郑老师家里大大小小的获奖证书已经堆满了柜子。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但平时还是很注重运动的,乒乓球是他的最爱,没事儿就来几下。老师说,他就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喜欢婺源与世隔绝的环境,会一直待下去。
    特别喜欢老师说的一句话:有的人像一只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有的人像一头黄牛,在田间默默奉献;而我觉得自己就像池塘里的河蚌,一辈子在泥土里打转,获得是两侧坚硬的贝壳,保护着自己,也许最终会培育出几颗珍珠。老师给我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乐观豁达的态度,明天会更好的信念。这次座谈会很有感触,不觉也思考起自己的大学了,让自己也有一个执着无悔的大学生活。
    大学,不是放松的地方,是提升自我修养的学府;人生,不是贪图享受,而是不停奋斗。
 
郑璐瑶:“抓小事,多思考”
    随着汽车发动声的响起,我们踏上了“寻访校友足迹”的路途。过大桥,钻隧道,大巴车渐渐的驶离南昌。我静静地望着车外,没了睡意,想象着抵达婺源见到郑磐基老师的场景。
    郑磐基老师1963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当时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地处安徽、江西、浙江交界处的婺源珍珠山工作,地处著名的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不过当初的婺源不过是总人口不足20万的小县城,现在成为中国最美乡村是离不开像郑老师一样的大批环保人的不懈努力的。所以我们都是怀着一颗敬仰的心去拜访郑老师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漆黑的天空慢慢转为鱼肚白,大巴车急速的行驶着,过了江湾,我们直达晓起村,路旁的一一棵棵参天古树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真是名副其实的自然保护小区。
    一下车,郑老师就在车门处接待了我们,随即展开了座谈会。在其中,他提到了他艰辛的大学时代。相比我们现在优越的教学条件,处在那个时代的他们就显得格外的艰辛。他们当时采取半工半读的上课模式,一进校门就必须干半年体力活,熬过了这一关,郑老师他们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活。因为平常的劳动时间多,他们不得不把实习课程安排在寒暑假来弥补落下的课程。
    郑老师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度过了他的四年大学时光。终于毕业了,却被分配到了一个偏远的地方。但郑老师对于这个安排却一笑而过,在他看来,这就是他的平台,扎根基层,他才能“抓小事,多思考”。不论他现在拥有多少荣誉,这一句话都是他人生中重要的真谛。
    这句话也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大学生活是我们人生画卷中重要的一抹色彩,这抹色彩将影响到人生这幅画卷的主色调。而在这生活当中的众多小事总能锻炼自我。一个苹果的猜想推动了个世界,世界地图上的各个板块在不经意间竟被发现原来是在一起的,世界上有多少件小事其实都蕴含了无限的机遇与真理。曾经课堂上熟记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早就提醒我们小事的重要性。
    面试便是在小事中看人最好的实践。短短的几分钟究竟怎样才能很好的考察一个人呢?许多年前,有一个很火的面试题:“倒在路旁的扫把或是一团扔在垃圾桶旁的纸团。”这是生活的小细节,在这些东西面前,应聘者却展示了他们最真实的自己。这不得不让我们注意到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一个笑容,一个手势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的思考才有意义,才有可能开拓出另一番天地!

 

友情链接:

联系电话

0791-83828280

电子邮箱

1823127547@qq.com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江西农业大学行政办公大楼校友办(211、212、213室) Copyright © 2018 江西农业大学校友办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USHO